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扩增特定的DNA片段,这种方法可在生物体外进行,不必依赖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生物体。
凯利·穆利斯(Kary Mullis)于1983年开发,当时他是Cetus公司的雇员,也是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它是一种简单,廉价和可靠的方法复制DNA片段,这个概念适用于现代生物学和相关科学的许多领域。 PCR可能是分子生物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这种技术被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犯罪取证和分子考古学。
微生物复制是一个费时耗力的流程,首先要将DNA经限制酶剪裁,再利用连接酶(Ligase)加到运载体(Vector)中,之后利用瞬间电击(Electroporation)或是热休克(Heat Shock)的方式,送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中,将此菌于培养皿大量繁殖培养,再经过繁复的分离、纯化过程,时间通常需要近一周,才能大量复制片段。所以仅需一小时的PCR能节省大量时间和繁复的操作,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医学和生物学的实验室,例如用于判断检体中是否会表现某遗传疾病的图谱、传染病的诊断、基因复制,以及亲子鉴定。
1、反向PCR技术(Inverse PCR,IPCR)
反向PCR是克隆已知序列旁侧序列的一种方法。主要原理是用一种在已知序列中无切点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组DNA。后酶切片段自身环化。以环化的DNA作为模板,用一对与已知序列两端特异性结合的引物,扩增夹在中间的未知序列。该扩增产物是线性的DNA片段,大小取决于上述限制性内切酶在已知基闲侧翼DNA序列内部的酶切位点分布情况。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模板DNA,再通过反向PCR获得未知片段。
2、锚定PCR技术(Anchored PCR,APCR)
用酶法在一通用引物反转录cDNA3'-末端加上一段已知序列,然后以此序列为 引物结合位点对该cDNA进行扩增,称为APCR。
3、不对称PCR技术(asymmetric PCR)
两种引物浓度比例相差较大的PCR技术称不对称PCR。在扩增循环中引入不同的引物浓度,常用50~100:1比例。在最初的10~15个循环中主要产物还是双链DNA,但当低浓度引物被消耗尽后,高浓度引物介导的PCR反应就会产生大量单链DNA。
4、反转录PCR技术(reversetranscription PCR,RT-PCR)
当扩增模板为RNA时,需先通过反转录酶将其反转录为cDNA才能进行扩增。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分子生物学还是临床检验等都经常采用。
5、巢式PCR技术(NEST-PCR)
先用一对靶序列的外引物扩增以提高模板量,然后再用一对内引物扩增以得到特异的PCR 带,此为巢式PCR。若用一条外引物作内引物则称之为半巢式PCR。为减少巢式PCR的操作步骤可将外引物设计得比内引物长些,且用量较少,同时在第一次PCR时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而第二次采用较低的退火温度,这样在第一次PCR时,由于较高退火温度下内引物不能与模板结合,故只有外引物扩增产物,经过若干次循环,待外引物基本消耗尽,无需取出第一次PCR产物,只需降低退火即可直接进行PCR扩增。这不仅减少操作步骤,同时也降低了交叉污染的机会。这种PCR称中途进退式PCR,主要用于极少量DNA模板的扩增。
6、多重PCR技术(multiplex PCR)
在同一反应中用多组引物同时扩增几种基因片段,如果基因的某一区段有缺失,则相应的 电泳谱上这一区带就会消失。主要用于同一病原体的分型及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多个点突变的分子病的诊断。
7、重组PCR技术
重组PCR技术是在两个PCR扩增体系中,两对引物分别由其中之一在其5'-端和3'-端引物上带上一段互 补的序列,混合两种PCR扩增产物,经变性和复性,两组PCR产物互补序列发生粘连,其中一条重组杂合链能在PCR条件下发生聚合延伸反应,产生一个包含两个不同基因的杂合基因。
8、原位PCR技术
利用完整的细胞作为一个微小的反应体系来扩增细胞内的目的片段,在不破坏细胞的前提下,利用一些特定的 检测手段来检测细胞内的扩增产物。直接用细胞涂片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在单个细胞中进行PCR扩增,可进行细胞内定位,适用于检测病理切片中含量较少的靶序列。
9、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指的是在PCR进行的同时,对其过程进行监测的能力(即实时)。因此,数据可在PCR扩增过程中,而非PCR结束之后,进行收集。这为基于PCR的DNA和RNA定量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中,反应以循环中首次检测到目标扩增的时间点为特征,而非在一定循环数后目标分子累计的扩增量。目标核酸的起始拷贝数越高,则会越快观察到荧光的显著增加。相反,终点法检测(也称“读板检测”)测量的是PCR循环结束时累计的PCR产物量。
PCR方法 | 传统PCR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数字PCR |
定义 | 在 PCR 循环结束时测量积聚的 PCR 产物的量。 | 在发生 PCR 扩增时进行测量。 | 测量阴性平行样的比例以确定绝对拷贝数。 |
是否定量 | 否 但是比较凝胶上的扩增条带的强度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可为您提供“半定量”结果。 |
是 因为在 PCR 的指数(对数)期内采集数据,在此期间 PCR 产物的数量与核酸模板的量成正比。 |
是 阴性 RCR 反应的比例适合泊松统计算法。 |
方法应用 | ·测序 ·基因分型 ·分子克隆 |
·基因表达定量 ·芯片验证 ·质量控制和检测验证 ·病原体检测 ·SNP 基因分型 ·拷贝数变异 ·microRNA 分析 ·病毒定量 ·siRNA/RNAi 实验 |
·病毒载荷绝对定量 ·核酸标准品绝对定量 ·下一代测序文库绝对定量 ·稀有等位基因检测 ·基因表达绝对定量 ·混合物富集和分离 |
方法优缺点 | 缺点: ·精确度差 ·灵敏度低 ·动态范围小 < 2 logs 分辨率低 ·非自动化 ·仅限基于规格的区别分析 ·结果未表示为数字 ·使用溴化乙锭染色不足以定量 ·PCR 后处理 |
优点: ·提高检测的动态范围 ·无需 PCR 后处理 ·检测能够覆盖低至 2 倍的变化 ·在 PCR 的指数期内采集数据 ·报告基团荧光信号的增加与生成的扩增子数量成正比 ·裂解探针提供扩增子的永久裂解记录 |
优点: ·无需依赖参考物或标准品 ·通过增加 PCR 平行样的总数可实现所需的精度 ·高度耐受抑制剂 ·能够分析复杂混合物 ·与传统 qPCR 不同,数字 PCR 对出现的拷贝数呈线性反应,可以检测到较小倍数变化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