镝(Dy)
镝,原子序数66,原子量162.50,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 “难以取得”。1886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特朗发现镝,1906年法国的于尔班制出比较纯的镝。镝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045%,与其它稀土元素存在与多中矿物中,有七种天然同位素。
镝为银白色金属,质软可用刀切开;熔点1412℃,沸点2562℃,密度8.55克/厘米3;在接近绝对零度是有超导性。镝在空气中相当稳定,高温下易被空气和水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镝。镝主要用于制造新型照明光源镝灯;镝可作反应堆的控制材料;镝化合物在炼油工业中可作催化剂。
元素名称 |
镝 |
元素符号 |
Dy |
原子序数 |
66 |
相对原子质量 (12C=12.0000) |
162.50 |
英文名称 |
Dysprosium |
原子结构 |
原子半径(?) |
2.49 |
原子体积(cm3/mol) |
19 |
电子模型 |
|
电子构型 |
1s22s2p63s2p6d104s2p6d10f105s2p66s2 |
离子半径(?) |
0.912 |
共价半径(?) |
1.59 |
氧化态 |
3 |
发现 |
1886年由 P.é. Lecoq de Boisbaudran (法国,巴黎)发现。 |
命名起源 |
from 'dysprositos' (Greek) - hard to obtain |
来源 |
通常发现和铒,钬及其它稀土金属一起,存在于一些矿物中。 |
用途 |
由于很容易吸收中子,用作核反应控制棒。 |
物理性质 |
状态 |
稀土金属。 |
熔 点(℃) |
1412 |
沸 点(℃) |
2562 |
密度(g/cc,300K) |
8.55 |
比 热(J/gK) |
0.17 |
蒸发热(KJ/mol) |
230 |
熔化热(KJ/mol) |
11.06 |
导电率(106/cm) |
0.0108 |
导热系数(W/cmK) |
0.107 |
自燃点(℃) |
- |
闪 点(℃) |
- |
|
|
化学性质 |
|
地质数据 |
丰 度 |
|
滞留时间(年) |
300 |
太阳 (相对于 H=1×1012) |
11.5 |
海水中(ppm) |
- |
地壳(ppm) |
6 |
大西洋表面 |
8×10-7 |
太平洋表面 |
- |
大气(ppm(体积)) |
- |
大西洋深处 |
9.6×10-7 |
太平洋深处 |
- |
|
|
|
|
生物数据 |
人体中含量 |
|
肝(ppm) |
- |
器官中 |
|
肌肉(ppm) |
- |
血(mg dm-3) |
- |
日摄入量(mg) |
未知 |
骨(ppm) |
- |
人(70Kg)均体内总量(mg) |
未知 |
镝的同位素信息
同位素 |
% |
质量 |
自旋 |
核磁矩 |
磁旋比 |
Q |
频率 |
吸收率 |
[154] |
0 |
153.924422 |
|
|
|
|
|
|
156 |
0.06 |
155.9253 |
|
|
|
|
|
|
158 |
0.1 |
157.9244 |
|
|
|
|
|
|
[159] |
0 |
158.925736 |
|
|
|
|
|
|
160 |
2.34 |
159.9252 |
|
|
|
|
|
|
161 |
18.9 |
160.9269 |
5/2 |
-0.5683 |
-0.9201 |
250.7 |
-3.44 |
|
162 |
25.5 |
161.9268 |
|
|
|
|
|
|
163 |
24.9 |
162.9287 |
5/2 |
0.7958 |
1.289 |
264.8 |
-4.82 |
|
164 |
28.2 |
163.9292 |
|
|
|
|
|
|
[166] |
0 |
165.93280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