铹(Lr)
铹元素是196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旧克利市劳伦斯放射实验室中,由乔索(A.Ghiorso)、西克兰(T.Sikkeland)、拉希(A.E.Larsh)等人发现。1961年美国科学家吉奥索等用加速的硼粒子轰击锎靶时,观察到一种半衰期约8秒的新核素,后证明是铹258。此后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用加速的氧粒子轰击镅靶生成了铹256和铹257。现已发现质量数为253~260的全部铹同位素。半衰期最长的铹260的半衰期只有约3分钟。
元素名称 |
铹 |
元素符号 |
Lr |
原子序数 |
103 |
相对原子质量 (12C=12.0000) |
262.10969 |
英文名称 |
Lawrencium |
原子结构 |
原子半径(?) |
|
原子体积(cm3/mol) |
|
电子模型 |
|
电子构型 |
1s22s2p63s2p6d104s2p6d10f145s2p6d10f146s2p6d17s2 |
离子半径(?) |
|
共价半径(?) |
- |
氧化态 |
3 |
发现 |
1961年由 A. Ghiorso, T. Sikkeland, A.E. Larsh 和 R.M. Latimer (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制备。 |
命名起源 |
after Ernest Lawrence |
来源 |
用硼离子轰击锎产生。 |
用途 |
- |
物理性质 |
状态 |
- |
熔 点(℃) |
|
沸 点(℃) |
|
密度(g/cc,300K) |
- |
比 热(J/gK) |
- |
蒸发热(KJ/mol) |
- |
熔化热(KJ/mol) |
- |
导电率(106/cm) |
- |
导热系数(W/cmK) |
0.1 |
自燃点(℃) |
- |
闪 点(℃) |
- |
|
|
化学性质 |
|
地质数据 |
丰 度 |
|
滞留时间(年) |
- |
太阳 (相对于 H=1×1012) |
- |
海水中(ppm) |
零 |
地壳(ppm) |
零 |
大西洋表面 |
- |
太平洋表面 |
- |
大气(ppm(体积)) |
- |
大西洋深处 |
- |
太平洋深处 |
- |
|
|
|
|
生物数据 |
人体中含量 |
|
肝(ppm) |
- |
器官中 |
|
肌肉(ppm) |
- |
血(mg dm-3) |
- |
日摄入量(mg) |
零 |
骨(ppm) |
- |
人(70Kg)均体内总量(mg) |
零 |
铹的同位素信息
同位素 |
% |
质量 |
自旋 |
核磁矩 |
磁旋比 |
Q |
频率 |
吸收率 |
[260] |
- |
260.1056 |
|
|
|
|
|
|
[261] |
- |
261.1069 |
|
|
|
|
|
|
[262] |
- |
262.109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