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开发出基于有机负极的钾基双离子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团队成员成功研发出基于有机负极的高倍率、长循环钾基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成果"Fast Rate and Long Life Potassium-Ion Based Dual-ion Battery through 3D Porous Organic Negative Ele
华东理工大学科学家提出“分子拉链”独特概念
近期,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曲大辉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分子拉链”的独特概念,在超分子聚合物弹性体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n Ultra-Strong and Highly Stretchable Polyurethane Elastomer Enabled by a Zipper-Like Ring-Sliding Effect
深圳先进院成功开发面向高效固氮的黑磷光电极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筹)材料界面研究中心王佳宏、喻学锋等在常温常压高效固氮领域取得新进展,开发出具有优异的光电协同固氮合成氨性能的黑磷光电极。相关工作以Photo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mmonia with Black Phosphorus(《黑磷的光电化学合成氨研究》)为题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长春光机所等在利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石墨烯材料方面获进展
自石墨烯被首次发现以来,“二维材料”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如何突破材料本身性能,拓展其物理化学性质,是实现其走向应用的关键环节。通过自组装,电子束刻蚀和极紫外光刻等技术在石墨烯上制备微纳结构,能够调控其带隙、吸收、载流子迁移率等性能。但这些方法存在着耗时、成本高昂,缺乏通用性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成本,高效制备微纳结构石墨烯,成为
原位电镜半岛游戏平台官网入口网址 技术研究获进展
铁电涡旋畴是极化连续旋转形成的铁电拓扑结构,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单个涡旋畴的尺寸为几个纳米,有望大大提高信息存储密度。为了将来实际器件应用,如何在外场激励下操纵这类结构的拓扑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究涡旋畴在外场作用下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铁电涡旋畴尺寸小,以往的常规实验手段难以实现对其操控与观测表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
合肥研究院在超高导电氧化物薄膜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室研究员朱雪斌课题组在超高导电的铜铁矿氧化物薄膜方面取得进展。首次报道了溶液法制备超高导电外延PtCoO2、PdCoO2和PdCrO2薄膜,相关结果以Solution-Processable Epitaxial Metallic Delafossite Oxide Films 为题发表在《先进功能材
大连化物所利用钒基二维异质结材料构建高性能锌离子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发展了一种二维模板离子吸附策略,制备出二维无定形V2O5/石墨烯异质结构新材料,实现了高效离子-电子协同传输,获得了高安全、低成本、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锌储量丰富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开发低成本、高容量正极材料一直是锌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难点。目前
青岛能源所提出利用微生物合成萜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的代谢工程策略
萜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是两种种类非常丰富的天然产物,广泛应用于材料、能源、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以可再生糖为原料,通过代谢工程策略,以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这两种化合物,半岛bd体育手机客户端 附加值高,是当前生物化工领域的研究重点。但是,这些化合物的微生物合成都受一些共性问题的限制,如前体和辅因子供应不足、代谢途径过长、代谢支路干扰和产物毒性强等问题。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
深圳先进院发明化学刻蚀法制备多晶黑磷固氮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团队在二维黑磷领域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了具有多边界特征的多晶黑磷纳米片,展现出较好的光催化合成氨性能。相关工作"Edge-Rich Black Phosphorus for Photocatalytic Nitrogen Fixation"(《多边界黑磷及其光催化固氮性能研究》)发表于国际期刊The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小型真空紫外光电离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为俊团队在真空紫外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真空紫外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用于在线研究气相自由基反应》为题在线发表于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半岛游戏平台官网入口网址 评论》期刊。绝大多数的分子和自由基来的电离能在10eV左右,位于光的真空紫外波段。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通过分子吸收单个光子能量在其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仪
2020.04.23
科学家开发新电极材料以提高锂电池充电容量
日本的一组研究人员表示,锂电池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许多应用都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价格往往过高。横滨国立大学教授Naoaki Yabuuchi领导的这个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电极材料,不仅可以使锂电池更便宜,而且可以使寿命更长,能量密度更高。研究结果已于3月25日在《Materials Today》上在线发布。Yabuuchi认为,许多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改进了电池保
中国科大等在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导锂层稳定锂电池方面取得进展
作为一种新型可溶液加工的离子型半导体材料,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其带隙可调、缺陷容忍度较高以及制备简单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光电研究领域的热点材料。然而,与锂离子导体锂镧钛氧化合物(Li3xLa2/3-xTiO3)具有相似空间结构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其框架内的锂离子传导特性以及相关应用却少有研究。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姚宏斌课题组与副研究员张国桢和P
科学家研制出近红外激发的电压纳米探针
用于神经元电信号在体成像4月8日,《美国化学会志》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近红外电压纳米探针用于实时监控小鼠和斑马鱼神经活动》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久林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步文博研究组的一项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可用近红外光激发的
合肥研究院发现新型催化剂可有效降解诺氟沙星、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物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纳米材料与环境检测研究室孔令涛团队在水中抗生素氧化降解及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并制备出氧化石墨烯负载的二氧化锰纳米针(MnO2/GO)及Fe3O4-S纳米复合材料两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类芬顿反应中,实现对诺氟沙星、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物的有效降解。相关成果分别以内封面及全文形式发表在Journal
深圳先进院发展出利用颜色快速分辨类金刚石薄膜的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团队成员通过对类金刚石(DLC)薄膜颜色和微结构的系统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不同种类DLC薄膜的颜色产生机理,成功发展出利用DLC薄膜颜色快速分析DLC薄膜种类和结构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Colorful diamond-like carbon films from diff
化学所发展无机钙钛矿单晶气相图案化方法并制备高性能器件
无机钙钛矿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激光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无机钙钛矿单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生长法和溶液生长法。气相生长技术容易实现高质量单晶的制备,但由于气相外延过程中的随机成核和晶格不匹配问题,在气相体系中实现钙钛矿结晶位点、晶体形貌和晶体尺寸的控制成为一个难题,这也是可控制备高性能钙钛矿集成光电器件的巨大挑战。最近,在国
大连化物所提出基于动态共价化学精确捕获唾液酸糖链的新策略
近日,我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研究组(18T7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和本草物质组与组分中药研究中心(1803组)梁鑫淼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席夫碱水解的动态共价化学方法,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的精确捕获。 唾液酸糖链在细胞膜表面分布众多,如同一层“糖被”覆盖在细胞表面。唾液酸通常位于糖链的最外端,这种特殊的位置及其广泛分布性,使得唾液酸糖链在病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新型双功能铁纳米杂化结构催化剂
烯烃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反应,其氧化产物包含醛、酮、1,2-二酮、环氧化合物等,这些氧化产物在合成香料、医药中间体以及涂料、油漆等方面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传统烯烃氧化反应方法(如:臭氧氧化、Wacker氧化、Lemieux-Johnson氧化、烯烃环氧化等)往往需要使用储量低、价格昂贵、毒性大的贵金属催化剂,或者需要当量甚至是过量的重金属、高碘化合物作
苏州纳米所在非对称凝胶电解质助力无枝晶金属锂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具有高理论比容量、低氧化还原电位的金属锂负极,有望助力下一代高能量电池的实现。然而,液态电解液体系中金属锂负极的枝晶问题饱受诟病。枝晶生长不但能够导致锂的不可逆容量损失,还可能引发电池短路乃至爆炸。科学家们对枝晶生长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得到广泛认可的Chazalviel模型指出,枝晶成核时间受到电解质离子浓度、阴/阳离子迁移率和有效电流密度的影响。提高电
山西煤化所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碳及硅/碳材料研发方面取得进展
在加速能源使用形式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战略背景下,锂离子电池(LIB)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长循环寿命、较高的工作电压、放电平稳、宽工作温度范围、无记忆效应和安全性能较好等综合优势,在实现环保而高效的能量存储及转化方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极自身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电池体系的性能。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