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的进口“洋垃圾”历史使得中国至今以来已接收了来自其他国家约1.06亿吨左右的各类废弃物,而其中,大约72%的塑料垃圾都进入了中国。
为何中国需要从其他国家如此庞大数量的废塑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国内处于经济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工业原料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加之国内的石油资源并不能满足到生产的需求,进口的废塑料由于价廉质优迅速获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洋垃圾”进口量,巨量涌入的废塑料不仅为国内的企业提供了原材料,也养活了再生塑料行业众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尽管进口的废塑料为国内的工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发展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高耗能,高污染成了部分人眼中对于处理这些“洋垃圾”的再生塑料企业的固定属性,不可否认的是,相当部分技术含量、产业集聚度以及污染治理水平低的“小散乱”企业确实是该为这一苦果买单。
终结“洋垃圾”进口时代,造成了什么影响?
自2016年起,国内陆续公布了多项的政策来停止进口塑料垃圾,在去年的7月份,我国就向WTO明确表示将禁止进口各类高污染固废,在同年8月,海关总署又将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列入禁止进口名单,而在今年,“禁废令”再度升级,自今年年底将禁止进口工业来源的废塑料,26年进口塑料垃圾的历史,将于今年画下句点,而“禁废令”,也如同一发重磅炸弹,影响了全球。
国外:
自今年开始,多个诸如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媒体开始出现诸如“中国停止进口废塑料,XX市塑料垃圾堆积成山”的新闻,“禁废令”甚至一度使得美国、日本等国的废物回收行业遭遇困境,同时由于运输成本的提高和废塑料原料的价格下降,这些国家的废塑料交易几乎都是赔钱的;“禁废令”的威力不仅体现在曾经的上游市场,对于那些在中国停止进口废塑料后,“顶替”上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也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大量涌入的废塑料使得东南亚国家大呼“撑不住”,以致于效仿中国,也对废塑料进口进行了一定的现在,而台湾也由于大量“洋垃圾”涌入而引发岛内居民不满,当局为此也于近日出台了一定的措施。
国内:
“洋垃圾”进口时代的终结使得原本能够“喂饱”国内的再生塑料行业的原料就此消失,在原料进口被禁止以及近年来愈发严格的环保政策下,不少的小型企业难以生存,不得选择停产关闭或是转型,而对于能够做到较好处理水平,技术含量以及产业集聚度高的企业来说,国内的“土垃圾”尽管在质量水平上不及“洋垃圾”,但企业拥有的技术水平较高加之或有园区化加持等因素,补足原料的缺口并不会太难,同时,国内“土垃圾”也会被倒逼做好后端处理,进一步使得更前端的废料处理做得更好。
结束进口“洋垃圾”时代的中国使得国内过外的再生塑料回收行业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变革洗牌,根据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1.1亿吨的废塑料需要处理,下一个“全球最大废料进口国”又会是谁?